沒有蜂王也能召回蜜蜂、足不出戶“云端”養蜂……今年暑期,寧波財經學院“溯本求源”暑期社會實踐團帶著研發設計的“智能蜂巢”,前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上陽村養蜂創意園和一家養蜂場,讓蜂農體驗了一把科技養蜂。
這個“智能蜂巢”和普通蜂箱大小相差無幾,可以收集蜂王的聲波參數,通過模擬蜂王聲波,揮發蜂王氣味,把散布在野外的流浪蜜蜂吸引回巢。
這個暑期,“溯本求源”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分赴養蜂場各放蜂點測試布放,“雖然是‘智能設備’,但還需要因地制宜對相關參數進行優化調整,溫度、濕度乃至風向都可能對蜂巢功能發揮產生影響”。
智能蜂巢投用。 通訊員供圖
據了解,寧波財經學院大學生們設計的這款“智能蜂巢”有蜜蜂召回、數量統計、場域定位、蜂箱溫濕度監控等功能,“產品既可以幫助蜂農高效放蜂收蜂,也可以協助農業農村部門治理野外蜂群,幫助流浪蜜蜂歸巢、捕捉生物入侵蜂群等。”該團隊指導教師皮珊副教授介紹,產品還開發了一個由北斗定位模塊研發的蜂探交互APP,“通過APP可以查看智能蜂箱位置、蜜蜂數量和蜂箱環境,實現對蜂箱的精準收放、對‘流浪蜜蜂’的高效處置。”
“以往收蜂我們都會提前刷好蜂蠟、備好空巢等待好幾天,沒想到這次可以放下蜂箱就轉場。”養蜂場的蜂農呂江臨用過這款“智能蜂巢”之后說。據介紹,由于蜜蜂在戶外采蜜受到自然環境的干擾,“迷路”并不鮮見,蜂農一般需要留足時間等待蜜蜂歸巢并盤點蜜蜂數量,耗時耗力,“這大大提高了我們養蜂放蜂效率,如果未來能夠推廣應用,經營效益應該不錯。”呂江臨說。
據悉,實踐團成員除了在蜂場測試“智能蜂巢”設備,還在寧波市奉化區開展調研訪談,收集了多位蜂農的“用戶體驗”,制訂下一步改進方案。“通過暑期社會實踐,大學生們在廣闊的鄉村舞臺上檢驗所學,真正使設計服務社會所需,用創意推動鄉村振興。”指導老師皮珊說。(記者王冬曉 通訊員徐凱陽)
責任編輯:戴文慧